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公共服务 >> 科学普及 >> 正文
  • 天气不再高温报警了,但这两种“热”依旧要警惕

    发布时间:2025-09-19

    一、传播方式及流行情况

    蚊子嗡嗡振翅,蚊媒传染病悄然逼近。所谓“蚊媒传染病”,就是蚊子在叮咬时把病毒或寄生虫“快递”到人体内的疾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均属于国内需要重点盯防且近期需重点防范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携带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叮咬传播。在我国,主要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罕见情况下也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

    夏季高温多雨、蚊虫孳生活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及本地传播风险急剧升高。我省已报告多例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其中,登革热已发生本土传播。




    二、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感染后出现的症状相近,包括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典型症状,但两者略有差别,须通过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多数患者病情较轻,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无有效疫苗及特效药物进行预防或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出现疑似症状请前往发热门诊及时就医。

    undefined




    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环境治理,做好个人防护等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被其感染的风险。如果计划外出前往东南亚、非洲、美洲及国内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旅游或探亲,出行前注意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返回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骨骼关节痛等相关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undefined




    四、防蚊灭蚊是关键:无积水,无蚊虫!

    伊蚊从卵到羽化成蚊均生活在水里,没有积水就没有蚊子。“翻盆倒罐,清积水”是控制蚊媒、预防疾病的根本!牢记以下环境治理“五字诀”和个人防护“七步法”:


    (一)环境治理“五字诀”

    封:封盖水缸、水封下水道砂井或安装防蚊装置、密封有用的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疏: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

    排: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清: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小容器垃圾,垃圾塑料薄膜袋、废用瓶罐、易拉罐等垃圾容器及其他卫生死角。

    undefined


    (二)个人防护“七步法”

    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

    驱: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推荐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剂,孕妇、婴幼儿更优先推荐物理防蚊,详见

    基孔肯雅热拉响警报,解锁科学防蚊全攻略!”

    避免被蚊虫叮咬。

    避: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装: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

    换: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5~7天彻底换水一次。

    投: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投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堆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积水轮胎可用双硫磷灭幼蚊。住家周围外环境植被可用敏感公共卫生杀虫剂灭伊蚊成蚊。

    undefined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