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显著增加。黄从新教授等最近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房颤的发病率为1.6%,即有大约2000万房颤患者。
我们知道人体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得益于心房、心室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而房颤发生时这种规律有序的心脏收缩活动便丧失了,心房出现无规则的颤动,丧失有效的射血功能,导致血液淤积在心房内,从而影响心功能,导致血栓形成,此时心电图显示为快速无序的颤动波。
房颤的常见症状包括心悸、气促、头昏、胸闷、乏力,部分患者还可以出现黑矇、晕厥、多尿等,有的患者心室率快时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衰。房颤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导致血栓栓塞、脑卒中甚至死亡等。
临床上部分患者发作房颤时无明显自觉不适,即无症状房颤。但不论患者有无临床症状,房颤均可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和/或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影响寿命。
近日,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房颤(CCC-AF)项目最新分析表明,通过对426例已确诊房颤的临床数据分析,在房颤住院患者中,无症状患者约占研究人数的28.6%,其心血管死亡风险高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具体表现为无症状患者多合并高血压(57.4%)、糖尿病(18.6%)、外周动脉疾病(2.3%)、冠状动脉疾病(55.5%)、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7.9%)和心肌梗死(5.4%)等基础疾病;而心衰(9.6%)或左心室射血分数≤40% (7.3%)少见。无症状房颤患者多以这些非房颤疾病为主要诊断而住院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与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相比,无症状患者发生院内死亡(0.7% vs. 0.4%)、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2% vs. 0.7%)、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0.7% vs. 0.4%)等临床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研究指出,有效管理房颤住院患者,不应仅仅基于临床症状,无症状房颤更应提早干预治疗。以上说明与有症状的患者相比,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忽视房颤的危害,导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引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房颤的主要危害之一就是血栓栓塞风险大大增加。由于心房出现无规则的颤动,血液淤积在心房内,心房内血流速度减慢,较易形成血栓。随着心肌收缩,脱落的血栓会随血液循环流向大脑,栓塞在脑动脉中引起脑卒中,从而出现头痛、偏瘫甚至是意识障碍和死亡。
此外,血栓还有可能随血液流动栓塞于下肢血管,影响肢体感觉,引起运动障碍甚至坏死;肾血管栓塞会导致肾脏缺血坏死;眼部血管栓塞则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数据显示,房颤患者每年卒中发生率约为5%,卒中发生的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而2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血栓引起的。
对于无症状性房颤患者,虽然存在房颤,但由于没有临床症状,通常不会主动就医。这部分患者是卒中和栓塞的高风险人群,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已经发生脑卒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这类患者一般预后较差。所以,筛查无症状性房颤意义重大,提前干预可以避免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
大部分无临床症状的疾病可动态观察,无需治疗,那无症状房颤是否需要治疗呢?无症状房颤患者是卒中和栓塞的高风险人群,即使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房颤亦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且患者不主动就医更容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所以一旦发现有房颤就应该进行相应风险评估及治疗。
我国目前大多数采用CHA2DS2‑VASc‑60评分表评估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推荐评分≥2分的男性或≥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应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评分为1分的男性和2分的女性,在权衡预期的卒中风险、出血风险和患者的意愿后,也应考虑使用口服抗凝药物治疗。评分为0分的男性或1分的女性患者不应以预防卒中为目的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动态变化的,这类患者应至少每年重新评估一次卒中风险,以及时调整抗凝策略。
(1)生活方式干预:无症状房颤需避免饮酒、咖啡因、压力、过度疲劳等诱发房颤的因素。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对控制房颤也有一定的帮助。
(2)治疗潜在疾病:无症状房颤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肌病等多种潜在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对这些潜在的疾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房颤发生。
(1)药物抗凝治疗:由于没有症状,血栓形成的情况很难确定。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后,为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栓塞的风险,适当抗凝治疗是必要的。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2)手术治疗:左心耳封堵手术通过封堵左心耳避免房颤患者左心耳内血栓脱落,导致外周血管栓塞,进而有效地避免房颤患者因血栓栓塞而致残、致死。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同长期服用抗凝药相比,左心耳封堵术在预防血栓栓塞方面两者效果一致,但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降低。且因一劳永逸的解决房颤导致血栓形成的问题,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对有复律指证的患者,尽早进行复律治疗可延缓房颤的进程,改善患者的预后。药物治疗复律的成功率大约在20~30%。此外,还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导管消融、冷冻、脉冲消融等)进行复律治疗。指南指出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相比,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房颤复发风险、减少心血管住院,改善患者预后。目前介入手术复律的成功率大约为80%,明显优于药物治疗。2023年中国房颤治疗指南建议,阵发性房颤、发病时间在1年内的持续性和持久性房颤患者,特别是明显影响心功能的房颤,不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可积极考虑行导管消融治疗。
2023年发布的中国首部《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中指出:
早期节律控制是房颤治疗的理想策略。对于不能进行复律治疗的无症状房颤,为了防止房颤导致心室率过快,需要对心率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目前指南认为应针对房颤高危人群如年龄>65岁、心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结构性心脏病、接受过心脏手术、隐源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和特殊职业人群进行房颤筛查。筛查是检出无症状性房颤的有效方法,筛查手段包括:
24小时动态心电图、植入式心电事件记录仪、家庭心电检测系统等;
近些年兴起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如运动手环、手表等,用它们监测心率,也可以提升无症状性房颤的检出率。
通过筛查和早期识别无症状房颤患者,将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特别对于无症状性房颤患者及栓塞风险高的患者。
总之,发作房颤时无症状不代表没有危害。因无明显自觉症状,更易忽视房颤对心功能的影响和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尽早、积极合理的干预无症状房颤才能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