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周围性面瘫主要依据面神经病变部位及症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性面神经炎
定位:茎乳孔或以下部位受损
临床表现:面肌运动障碍,包括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此类型症状较轻,恢复期较短,一般可以自愈。
(2)贝尔面瘫(贝尔麻痹)
定位:在面神经管内(茎乳孔内),面神经管中鼓索支或镫骨肌支受损。
临床表现: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面肌麻痹,部分患者有耳后轻微疼痛,稍感舌前2/3麻木等症状。此类型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预后较好。
(3)亨特(Hunt)面瘫
定位:膝状神经节处受损并累及岩浅大神经。
临床表现:面瘫症状明显,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腺分泌丧失,眼睛干涩,发病初期耳后疼痛剧烈,常伴有耳廓、外耳道疱疹。此类型症状严重,需要长期治疗,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