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公共服务 >> 科学普及 >> 正文
  • 突然嘴歪真烦恼,周围性面瘫知多少,综合治疗要趁早

    发布时间:2025-07-25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  倪伟  主治医师

    夏日炎炎高温袭,空调风扇吹不停,

    一觉睡醒嘴歪斜,突然面瘫真着急,

    科学就医除病疾,以下内容要知情。

    undefined

    前情提要

    HOT

    前面的推文提到,在三伏天睡觉时,若面部直吹电扇或空调,可能会诱发面神经炎综合征。

    其过程为:睡眠时面部直吹电扇/空调→病毒感染→面神经炎→口眼歪斜、闭眼困难、额纹消失。


    三伏天的“高温刺客”!五大类突发疾病需重点防范


    让我们了解一下,面瘫是怎么一回事吧!



    什么是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出现功能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多发神经系统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单侧颜面部的嘴角歪斜、闭眼困难、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示齿不全等。部分患者起病时伴有耳后疼痛、可见疱疹,患侧舌前2/3麻木、味觉减退,听觉过敏,言语不流畅等症状。

    undefined



    发病原因多样性

    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多,最常见为受凉和感染性病变。

    undefined


    (1)特发性(贝尔麻痹):多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2)感染性: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而引发。耳源性疾病、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3)外伤或损伤:头部外伤、颅骨骨折、面部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面神经损伤而引发面瘫。

    (4)肿瘤压迫:颅内或颅外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对面部神经施加压力,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5)代谢障碍:如糖尿病、维生素缺乏等引起面部神经损伤。

    (6)寒冷刺激为主要诱发因素:风寒或冷空气刺激面部,引起局部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进而功能受损。



    发病前兆要重视!

    周围性面瘫大多发病急速,数小时或数天内达到高峰,少有自觉症状,但会有一些先兆。


    (1)发病前经常熬夜、工作压力大、过度疲劳、生活不规律等导致免疫力下降;

    (2)因受凉出现感冒、发热、面部肌肉发紧麻木或出现轻微跳动等症状;

    (3)部分患者有耳后疼痛,继而出现耳周疱疹,对声音比较敏感等前驱症状。

    undefined



    面瘫分型也分期

    临床诊断周围性面瘫主要依据面神经病变部位及症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性面神经炎

    定位:茎乳孔或以下部位受损

    临床表现:面肌运动障碍,包括前额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示齿时口角歪向健侧。此类型症状较轻,恢复期较短,一般可以自愈。


    (2)贝尔面瘫(贝尔麻痹)
    定位:在面神经管内(茎乳孔内),面神经管中鼓索支或镫骨肌支受损。

    临床表现:患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外上方转动并露出白色巩膜,面肌麻痹,部分患者有耳后轻微疼痛,稍感舌前2/3麻木等症状。此类型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后,多数预后较好。


    (3)亨特(Hunt)面瘫

    定位:膝状神经节处受损并累及岩浅大神经。

    临床表现:面瘫症状明显,舌前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腺分泌丧失,眼睛干涩,发病初期耳后疼痛剧烈,常伴有耳廓、外耳道疱疹。此类型症状严重,需要长期治疗,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症状。


    面神经各段损害的临床表现

    undefined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

    临床指南将面瘫分为三期

    (1)急性期:即发病后两周以内。此期为面神经炎症水肿进展期,部分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发展加重。此阶段以药物治疗为重点,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炎症水肿。避免过度刺激,不宜做强力的面部动作或电刺激。


    (2)恢复期:发病半月至6个月。此阶段面神经炎症逐渐消退,神经功能开始逐步恢复,是综合疗法运用的关键期。通过规范系统治疗,促进面部神经及瘫痪肌肉的恢复,多数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或痊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对于面神经损伤严重或治疗不及时的部分患者,会进入后遗症期,出现不同程度的面肌痉挛、肌肉萎缩、口眼联动等症状。此阶段治疗需更加细致,注重综合治疗的持续性,以改善面部肌肉的功能和协调性,缓解遗留症状。



    及时就医很关键

    出现面瘫症状应立即就医,明确病因,及时治疗,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先行头颅CT检查,以排除肿瘤、脑血管疾病引起的面瘫。


    周围性面瘫的相关检查

    (1)症状表现评估

    观察患者面部对称性、通过呲牙、鼓腮、闭眼、抬眉等动作完成度,初步判断面神经受损程度。同时会检查是否有耳鸣、耳闷及听觉过敏,耳后区域是否有疱疹,可帮助鉴别贝尔面瘫和亨特面瘫。


    (2)神经电生理检查

    患者发病1个月后可进行面神经电图和面肌电图检查,以客观评估面神经功能和面部各肌肉的运动功能,对评测面瘫恢复时间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undefined



    综合治疗要尽早

    周围性面瘫治疗原则为尽早、全面、精准。临床实践表明,面瘫发病一周内是治疗的黄金时机。急性期治疗以药物、物理因子、针灸等综合疗法为主,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减轻神经受压。恢复期可加用表情肌功能训练及脉冲电刺激,加强肌纤维收缩,防止面肌萎缩,促进功能恢复。


    (1)药物治疗:早期宜采用足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越早越好,尤其针对贝尔麻痹和亨特面瘫。疗程为7-10天,需遵医嘱按疗程服用,逐渐减量至停药。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瘫,早期应服用抗病毒药物,与激素联合使用疗效更佳。可配合营养神经药物以促进神经修复。如有耳后疼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如患者眼睑闭合不全、泪腺受损,可白天使用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睡前涂厚层眼膏,以保护暴露的角膜,缓解眼睛干涩不适,预防结膜炎。


    (2)物理因子治疗:急性期选用超短波无热量治疗,以促进神经水肿吸收,减轻局部疼痛。恢复期可采用红外线照射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散,并结合低、中频脉冲电刺激肌肉收缩。


    (3)中医疗法:中医治疗面瘫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针灸治疗面瘫安全有效,属于中医临床指南的推荐疗法,可运用于各型各期的面瘫。面瘫恢复期配合电针、拔罐、浮针等疗法,可疏经通络,提升面部气血,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此外,接受正规的中医辨证治疗,服用中药方剂,以祛风散寒、通调经脉、补气活血及调理体质,切勿轻信非正规的“验方”、“秘方”。

    undefined


    (4)高压氧治疗高压氧多运用于面瘫急性期和恢复期,可大幅提高血液中的物理氧溶解量,提高受损神经组织的供氧,促进细胞代谢,有助于神经修复。


    (5)面肌操治疗面瘫恢复期可进行表情肌训练,包括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等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每日训练2-3组,以加强肌肉主动收缩,帮助功能恢复。


    (6)手术治疗 (极少数情况):仅适用于经规范治疗1年以上仍无明显改善,面瘫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在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后,可接受相应手术治疗,非常规选择。



    日常防护需遵行

    (1)避免过度劳累,保障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切勿焦虑急躁。


    (2)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冬季外出戴口罩或围巾。

    undefined


    (3)饮食方面应尽量避免生冷、辛辣,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充足的钙和B族维生素有利于神经修复。


    (4)日常可进行面部热敷、穴位按摩及面部肌肉适度锻炼,辅助改善症状。

    undefined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康复科针灸团队

    undefined

    擅长:运用针灸、拔罐、穴位贴敷、中药热烘、耳穴压豆等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腱鞘炎,面瘫、失眠、痛经、单纯性肥胖、周围神经损伤、卵巢早衰、糖尿病前期、踝关节扭伤、过敏性鼻炎、功能性胃肠病、尿潴留等疾病及亚健康调理等。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