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公共服务 >> 科学普及 >> 正文
  • 世界过敏日 | 七类武器,各司其职对抗皮肤过敏

    发布时间:2025-07-11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李捷 主任医师


    你是否经常被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红肿、起疹困扰?荨麻疹、湿疹/特应性皮炎……这些恼人的皮肤过敏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让人陷入“越抓越痒、越痒越抓”的恶性循环。随着医学的进步,我们对抗皮肤过敏的“武器”也越来越多,从“表面安抚”到“精准打击”,从“缓解症状”到“对因干预”,从不同角度打击过敏敌人,今天就带大家认识这些“抗敏神器”!




    第一类武器:

    外用药——皮肤的“盾牌”

    皮肤过敏时,外用药能直接作用于皮疹,帮助缓解瘙痒、红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01

    外用糖皮质激素

    是目前特应性皮炎的一线疗法,合理使用可迅速抑制炎症反应、止痒。根据强度分为弱效(如地奈德)、中效(如糠酸莫米松)、强效(如卤米松)。适应于湿疹/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注意事项:能快速缓解炎症和瘙痒症状,价格相对便宜,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可以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的皮肤萎缩、继发感染等风险,因此不必“闻激素色变”。

    02

    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属于非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免疫反应,达到止痒、消炎等作用。代表药物为他克莫司软膏和吡美莫司软膏。

    适用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特别是面颈、褶皱部位及乳房、肛门等敏感部位。可单独或与外用糖皮质激素序贯使用,也可用于主动维持治疗。儿童可用。

    注意事项:初期用药部位可能有烧灼感,多为轻至中度,通常烧灼感在1周内逐渐减弱。

    03

    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PDE-4)

    属于非激素类药物,如2%克立硼罗软膏

    适用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可用于皮肤薄嫩部位和褶皱部位的皮损。

    注意事项:用药部位可能出现烧灼或刺痛感,大多可自行缓解。

    04

    外用Janus激酶(JAK)抑制剂

    非激素类药物,代表药物为鲁索替尼乳膏和迪高替尼乳膏。

    适用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但这两种外用药在国内暂未获批。

    注意事项:涂抹部位可能出现红斑或刺激或瘙痒等。使用期间若出现毛囊炎、痤疮及疱疹病毒感染等,则停止在相应部位用药并酌情进行对症治疗。

    05

    其他

    炉甘石洗剂(可以用于荨麻疹等急性无渗出皮损)、硼酸氧化锌糊,以及具有收敛作用的硼酸溶液、醋酸铅溶液等。


    划重点:除了外用药物以外,对于皮肤干燥的患者,润肤剂的使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药物疗效!





    第二类武器:

    第二代非镇静H1抗组胺药

    ——阻断过敏反应的“狙击手”

    undefined

    该类药物是治疗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主要药物,通过反向激动组胺H1受体发挥抗组胺、抗炎作用。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等等。

    注意事项: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打瞌睡的风险较低。

    适用情况: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湿疹/特应性皮炎等。


    划重点: 不良反应较小,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特别是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某些疾病使用疗程较长,如慢性荨麻疹一般需要3~6个月或更长时间。





    第三类武器:

    生物制剂

    ——精准打击过敏反应“点对点导弹”

    对于传统治疗无效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等,生物制剂就是“精准导弹”,针对过敏的关键信号通路的某个点发起精准打击。




    阻断IL-4和IL-13细胞因子,减轻2型炎症反应。包括: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司普奇拜单抗。

    适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痒疹、哮喘、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以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度普利尤单抗,美国和日本获批)等。

    注意事项:皮下注射,偶有注射部位反应、结膜炎等不良反应。需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配合常规治疗,如保湿润肤、口服及外用药等治疗。

    奥马珠单抗

    通过与IgE结合,降低游离IgE水平,阻止其与肥大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过敏反应。

    适用人群:抗组胺药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患者。

    注意事项: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注射及密切观察两小时。




    划重点:生物制剂可有效地改善多数患者症状,但并非“根治”。慢性荨麻疹、湿疹皮炎是慢性疾病,需综合治疗、长期管理,不能单靠生物制剂“一劳永逸”。






    第四类武器:

    免疫抑制剂

    ——强效但需谨慎的"双刃剑"

    undefined

    ①环孢素

    可用于传统治疗无效的重度湿疹/特应性皮炎、慢性荨麻疹患者。

    注意事项: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检测肝肾功能,血压等。


    ②糖皮质激素

    短期使用的"急救武器",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该类药可快速抑制炎症,可用于急性、严重过敏患者(如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重型药疹等)。

    注意事项:不建议长期使用,需注意监测其副作用如感染、血压、血糖升高等。





    第五类武器:

    口服JAK抑制剂

    ——阻断炎症信号的“防火墙”

    JAK抑制剂通过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中Janus激酶的活性起作用,能同时阻断多种炎症因子(如IL-4、IL-13、IL-31等),所以对炎症抑制作用较强,起效速度较快,控制皮疹和止痒效果较好。包括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等。

    适用于难治性、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等患者。

    注意事项:用药前需要相关检查筛选是否有禁忌,如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肝炎患者以及其他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的患者应避免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





    第六类武器:

    特异性免疫治疗(俗称 脱敏治疗)——对因“脱敏”

    undefined

    有尘螨、花粉等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可减轻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诱导免疫耐受,被认为是唯一可能影响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病因治疗手段。根据给药途径,可以分为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等,治疗周期一般3-5年。





    第七类武器:

    光疗(UVB/UVA)——“消炎灯”


    光疗可以减轻皮肤炎症,且不良反应较小。在医院进行治疗,可以联合外用药及口服药治疗。


    其他武器:

    如钙剂、硫代硫酸钠等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