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病科 陈琼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病科 谢明萱 副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老年医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敏 护士长
对一些大学生而言,吸烟或许是“解压社交”的标签,或是深夜赶论文时的“灵感伴侣”,但每一口香烟烟雾背后,藏着你从未察觉的代价——它正悄然吞噬你的健康、大脑、财富,甚至未来。
吸烟不仅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癌等多种肺部疾病,而且它的危害远不只是肺,更是我们最珍贵的三样东西:健康的身体、高效的大脑,还有未来的无限可能。
点燃一支烟时,尼古丁会迅速刺激心跳加速,让心脏如同每天多跑5公里马拉松。长此以往,血管内壁逐渐堆积斑块,弹性丧失,如同一根生锈的水管。多项研究显示,吸烟人群出现动脉硬化的风险远高于不吸烟者,且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出现风险越高。
大脑正在被“悄悄降级”——你以为
在提神,其实在变笨
更隐蔽的危害藏在大脑中。许多学生误以为吸烟能提神,但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的研究揭示了残酷真相:吸烟者在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比不吸烟者低22%。尼古丁制造的短暂兴奋实为透支大脑能量,长期吸烟者的大脑萎缩速度是同龄人的3倍。当别人的思维如“固态硬盘”般高效运转,你的大脑却在烟雾中逐渐“降级”,如同卡顿的机械硬盘。
四年烟龄,抽掉一台笔记本电脑
——你的钱包也在抗议
经济账同样触目惊心。按每天10元计算,四年大学生活将烧掉1.44万元——这笔钱足以支付职业培训、考研自习或多次旅行。更现实的是,吸烟导致的体检异常可能让你在求职时被心仪岗位拒之门外。
香烟烟雾的焦油与4000℃高温烟尘在你洁白齿面烙下黄褐色印记,硫化氢气体在口腔发酵出腐坏不洁气味,更可怕的是牙周病菌在牙龈下悄然攻城略地,牙齿的地基正经历无声溃堤。尼古丁也可渗入血管皮肤,胶原蛋白流失掏空苹果肌的元气,弹性纤维断裂让法令纹提前十年爬上嘴角,尼古丁诱发的氧化应激反应,使眼周细纹以三倍速度向太阳穴延展。
那些用薄荷糖掩盖的口气、用滤镜修饰的蜡黄肤色,都透露着早衰的气息。
“抽烟能帮我社交”,是吸烟者最常见的借口。然而现实是,90%的校园场所禁烟,浑身烟味回到宿舍时,室友的皱眉和约会对象的回避早已说明一切。真正的社交魅力,源于清爽的外表和真诚的沟通,而非烟味加持。
“吸烟能解压”更是伪命题。尼古丁的舒缓感仅持续3分钟,随后压力激素不降反升。这种“先甜后苦”的循环让大脑陷入“断网焦虑”——越抽越依赖,越依赖越焦虑。
“抽烟找灵感”,科学实验证明,写论文卡壳时起身接杯水、散步5分钟,比吸烟更能激活大脑。
虽然吸烟者知道戒烟有诸多好处,但真正戒断的成功率并不高。因为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性物质,它入脑后会促进多巴胺分泌,产生欣快的感觉,让人离不开香烟。所以戒烟不仅是远离烟草,还需面对“烟草依赖”这一慢性病带来的戒断症状和心理依赖。
戒烟一定要下定决心,我们可以将决心告诉家人、朋友及同事,让他们也来帮助督促您戒烟。戒烟无需“苦行僧式”坚持,科学方法能让过程更轻松。
替代习惯:用口香糖、握力球代替手持烟的动作,用跑步、跳舞释放多巴胺;
社交支持:与室友签订“无烟公约”,或加入校园戒烟社团;
科技助力:使用戒烟APP记录健康变化,用数据见证肺活量提升;
目标激励:将省下的烟费存入“旅行基金”,每攒够300元就奖励自己一次短途游。
我们还可以使用药物帮助戒烟,这会提高戒烟的成功率。一线药物治疗有尼古丁替代治疗、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治疗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戒烟药物。
您可以到医院的戒烟门诊,我们根据您具体情况共同制定个戒烟规划,帮助您戒烟。
戒烟20分钟后,心率就会下降;戒烟12小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会降至正常;戒烟2-12周,循环系统会出现改善,肺功能提高;戒烟1-9个月,咳嗽和气短症状会减轻;戒烟5~15年,中风风险降至与非吸烟者持平;戒烟10年,肺癌死亡率仅为吸烟者的一半;戒烟15年,心脏病风险降至与非吸烟者持平。
青春本应是操场上奔跑的风,是图书馆里专注的光,是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别让烟雾模糊了眼前的风景,更别让它偷走你本该闪耀的岁月。
无烟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更是一个承诺——从今天起,拒绝第一支烟,或者放下手中的烟,找回那个呼吸自由、头脑清醒、钱包鼓鼓的自己。因为,你的青春值得更好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