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太热怎么办?七大养护事项助家中老人健康度夏!
发布时间:2022-08-05
《黄帝内经》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在夏天的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万物繁荣秀丽。
夏季太阳炽热高悬,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古人根据夏季“暑”、“湿”的特点,将整个夏季分为“盛夏”和“长夏”。“盛夏”气候炎热,阳气最盛,这是“暑”的季节;“长夏”多雨潮湿,闷热蒸腾,这是“湿”的季节。
《寿亲养老新书》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人到老年,真气耗竭,身体各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阴阳不足。
暑为“盛夏”之主气,由火热所化,暑为阳邪,最易耗气伤津。暑邪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损伤津液,则出现口渴引饮、唇干口燥、心烦闷乱、尿少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开泄太过,气随津泄,耗伤元气,出现身倦乏力、短气懒言等一系列阳气外越的症状,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导致死亡。
暑多挟湿,湿为“长夏”之主气,湿为阴邪,好伤阳气,其性重浊粘滞,易伤脾阳,脾失运化,气机不畅,兼见身重倦困、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稀溏不爽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食物的消化依赖于脾运化水谷精微和胃受纳腐熟食物。脾胃运化、受纳功能正常,消化功能才正常。
随年龄增长,老年人脾胃功能减弱。“脾喜燥而恶湿”,在夏季暑热夹湿之时,老年人的脾胃功能更易受到暑湿邪气影响,出现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的症状。所以,夏天老年人更应重视调养脾胃,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重点来啦!
家中老人饮食不好怎么办?
拿好这份夏季养护事项
帮助家中老人健康度夏!
《黄帝内经·素问》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所以在炎热的夏季,老人们要饮食有节,对于自己喜爱食物,不能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用过多会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损伤肠胃功能,从而导致食积于胃肠之内,继而影响食欲。进食规律,不要有上顿没下顿地吃,三餐的进食时间要有规律,肠胃运动才会有节律, 食物才能更好的消化。
《保生心鉴》曰:“暑气酷烈,古人于是时独宿、淡味。”《千金要方·食治方》记载:“慎肥腻,饼、酥油之属。”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脾胃消化功能相对减弱。油腻食物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因此,夏天饮食宜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之类清淡的食物,比如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西瓜、甜瓜等。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属火。夏季容易心火旺盛、湿邪困脾,从而影响消化功能,在饮食方面就需要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可多吃苦瓜、苦菊、绿豆、赤小豆、西瓜等,也可用某些食物熬成粥来健脾利湿、清热祛暑、消食开胃,比如西瓜皮粥、荷叶粥、丝瓜粥、薏米山药粥。若再配以樱桃、桃子、草莓等生津之品,便可达到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效果。
夏天人体的生理特点是“阳行于外,阴伏于内”。夏季贪食寒凉的食物容易损伤脾胃之阳,而人体的消化功能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脾胃阳气损伤之后,人们常常感到腹胀而不欲食。此外,过食寒凉也常常导致胃肠受刺激引发胃肠痉挛,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从中医的角度讲,夏天皮肤毛孔打开,出汗增多,是身体排毒的最佳时期,同时,室外湿热天气使毛孔疏松,突然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毛孔会突然关闭,使风寒邪气郁结体内,易造成暑湿感冒,出现发热、烦乱、头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现象。
此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也容易干燥。夏季出汗多,空调房也比较干燥,多喝温水可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喝水时注意少量多次。也可倒一杯热开水,让水蒸气熏一熏鼻腔,并对着杯口做深呼吸,时间为2分钟左右,以避免口唇干燥。
夏季天气闷热,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还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适当的运动,能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可以坚持一项长期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夏季“湿暑”侵犯人体脾胃,影响脾胃消化运转功能,人们常常感到头痛胸闷、浑身酸沉、胃口不好,甚至上吐下泻。如果炎热的夏天你不小心感冒了,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舌苔白腻等不适症状,可以试试服用藿香正气水。必要时到医院就医,针对个人情况“量身定制”的中药汤剂,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