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公共服务 >> 科学普及 >> 正文
  • 家有老人太爱囤东西,这些情况应尽早来就医

    发布时间:2021-07-16

    6d3bf075e271496e9e1f655dac907f16.png

        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很多人最不适应的就是,老人总舍不得扔东西。爱惜物品是件美德,但“过于爱惜”,东西堆到影响日常生活,甚至造成他人困扰,就可能是囤积症。这种严重囤积物品行为的,可能是老年痴呆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脑病征兆

    f1b863993e4f4fef967c94abf4295047.jpg

        爱囤东西,啥都留着舍不得扔:一周前的饭菜、买东西的包装盒、20年前的衣物、小孩小学初高中的课本作业本……太爱囤东西是一些人的生活习惯,只是在中老年人当中居多。这主要与成长背景有关,因为经历过物质缺乏的年代,较为节俭;也有人是因为东西用久有感情,或代表某时段的回忆,类似纪念品,而舍不得扔。


        那么,不正常的囤积通常有哪些表现呢?最新版的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手册第五版,新增了囤积症为诊断项目,而不是以往归类在强迫症范畴内。如果有这些特征,家人应尽早带老人来就医:



    • 持续性的丢弃困难:不管东西实际价值如何,都难以分离;

    • 保有物品的需求:觉得有一天会用到,对丢弃感到苦恼;

    • 住所拥挤或凌乱:大量囤积物品,堆积如山。如果不乱,常常是因第三个人的干预,大部分是家庭成员强制整理;

    • 生活其他重要领域功能减损:囤物资的行为已经引起很多困恼,影响到家庭成员关系、社交、职业和环境安全等; 

    • 无法解释为其他疾病:非身体病痛引起,也不能用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

        当老人爱收集用物,归类整理,而且对这些用物以后怎么处理有自己的安排和想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不断囤积,不加分类和整理,也不想出售废品,那家人就需要根据情况严重程度,考虑为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比较大。

    e910ff0d286d4f43b379269e0656f807.jpg

        囤积症的老人很少主动就医,身边亲人的协助就尤为重要。这种家庭的其他成员和亲人,如果只是一味阻止和丢弃,老人会越来越愤怒和焦虑。要用支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单独辟一个空间让他集中收集,备好手套防止手受伤,定期帮助他变卖废物换钱等。用同理取代指责,在理解的基础上,与老人坐下来耐心讨论,可以尝试列清单来勾选清理的顺序在尊重老人的前提下帮忙丢掉没用的东西,慢慢的断舍离,让他自己体会,东西丢弃后,生活并没有差别,累积多次这种丢弃的经历后,就比较不害怕清理。同时,要鼓励囤积症老人多参与社交,就不会把每天的心思都放在储物上了。


        医学干预囤积症,通常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和个案讨论方式,引导老人认知上的谬误,加强改变的动机。药物方面,因囤积症长期与他人没有良好互动,常合并抑郁倾向,需抗抑郁剂维持治疗。


    8df18d0017674d6ab748465ed3ec5fa2.png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