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科学研究 >> 指南共识 >> 正文
  • 湘雅急诊领衔的《中国成人心脏骤停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作为国内团体标准重磅发布

    近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正式发布团体标准《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T/CAIM 001-2025),这一指南的出台填补了国内外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领域的空白,为提高我国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提供了重要指导。在这一团体标准的编写团队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PI李湘民教授联合牵头了该指南编写,莫晓叶副教授和黄国庆副教授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指南制定。

    心搏骤停是全球重大医学难题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的特点。心搏骤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后,因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即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CAS),严重影响了心搏骤停患者的预后。为了规范PCAS患者的救治,提高心肺复苏的救治率,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全国权威急诊专家联合启动PCAS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的制定工作。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作为我国急危重症诊疗的重要阵地之一,科主任李湘民教授凭借在心肺复苏与危重症救治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李海林教授、广东省中医院丁邦晗教授共同担任牵头负责人,牵头协同全国10名执笔专家、8名主审稿专家、96名讨论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历时一年余完成该指南的编制。该指南的制定严格遵循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采用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进行科学评价,纳入130余项研究证据,经过多轮专家论证与伦理审查,最终形成29项核心推荐意见,涵盖诊断、监测、治疗及康复全流程。该指南首次系统构建了PCAS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不仅涵盖现代医学的循环支持、呼吸管理、目标温度管理等关键技术,更融入了中医辨证论治特色,为临床提供了多元化救治方案。

    作为指南牵头制定者之一,李湘民教授全程主导指南的框架设计与核心内容审定。他带领团队围绕PCAS的病理机制、脑损伤、痫样惊厥发作、凝血功能紊乱、感染、急性肾损伤、血糖异常等关键临床问题,整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与临床经验,推动指南在循证医学与个体化治疗之间实现平衡。莫晓叶和黄国庆副教授作为主要执笔人,深度参与指南的文献检索、证据评价与条文撰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具体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确保指南的实用性与创新性。

    《中国成人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T/CAIM 001-2025)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PCAS诊疗领域迈入规范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团队的深度参与,不仅展现了急诊科在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学术实力,更将推动全国PCAS救治水平的整体提升。李湘民教授表示,本次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的出台只是起点,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该指南的临床推广与转化,通过多中心研究验证中西医结合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我国心搏骤停患者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