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要闻 >> 正文
  • 唐举玉教授当选《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

    新闻作者:于花 发布时间:2023-11-22

    近日,《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换届改选暨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显微重建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手显微外科学科带头人、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老年骨关节疾病研究所核心PI唐举玉教授当选《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辑。

    微信图片_20231122085512.jpg

    唐举玉教授深耕显微外科30年,在四肢显微重建领域实现了系列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在国际上率先联合应用寄养再植与嵌合穿支皮瓣移植技术成功开展了前臂毁损性离断再植术,ILIZAROV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组合应用治疗合并肢体重度短缩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合并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胫骨大段骨缺损、合并肢体重度短缩的股骨骨不连,率先开展吻合血管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吻合血管的肱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骨坏死,特别是在穿支皮瓣领域不断创新,首创穿支“逆行四面解剖切取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穿支皮瓣切取速度与安全性;成功研发系列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术式,攻克了临床各种复杂体表组织与器官缺损个性化精准修复与重建的世界难题;成功开展穿支皮瓣组合移植修复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颠覆了穿支皮瓣只能修复中小面积创面的传统观念。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穿支皮瓣“微创”与“美学”新理念、“一级源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皮瓣命名法和“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概念,并创建了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理论体系。先后于2013年、2016年、2018年、2022年在国内牵头制订了《中国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的名词术语与定义专家共识》、《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关注皮瓣供区问题减少皮瓣供区损害专家共识》和《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命名专家共识》。

    2022年,《特殊形式穿支皮瓣及其衍生术式命名专家共识》在国内知名期刊《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刊发,按国际惯例命名,体现中国学者原创性贡献,将唐举玉教授创新的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术式冠以唐氏命名以肯定其在穿支皮瓣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总编辑顾立强教授曾表示,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举玉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经过10多年的临床探索与集体协作,在显微外科穿支皮瓣领域有重大突破,尤其对特殊形式穿支皮瓣衍生术式规律认识有独到见解。

    唐举玉教授不仅致力于穿支皮瓣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还非常重视穿支皮瓣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先后举办了穿支皮瓣大师班62期、全国穿支皮瓣高级培训班9届、特殊形式穿支皮瓣适宜技术推广3期,为国家培养皮瓣外科高级专业技术人才400余名,穿支皮瓣技术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为我国显微外科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我国较早开展手外科、显微外科技术的医院之一。近年来,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在学科带头人唐举玉教授的带领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全面拓展,科室人才梯队逐步完善,学科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成员中,唐举玉教授当选《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第十一届编委会副总编辑,团队成员吴攀峰教授、俞芳副教授担任通讯编委,潘丁主治医生、肖勇兵主治医生担任青年特约编委。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