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要闻 >> 正文
  • 唐北沙教授赴京出席阿尔茨海默病中国解决方案专家研讨会

    新闻作者:罗闻 发布时间:2017-09-21

         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和上海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协办的“阿尔茨海默病中国解决方案”专家研讨会暨阿尔茨海默病日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日馨生物宣布国家一类新药BT-1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唐北沙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张世平女士,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希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会长王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洪震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主任唐北沙教授等近百位国内神经内科顶级专家参加会议,携手呼吁全社会关注我国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研讨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国解决方案,期待国家早日出台相关整体规划和研发指南。


    由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和上海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协办的“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中国解决方案”专家研讨会暨阿尔茨海默病日健康科普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唐北沙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


    会上,日馨生物宣布国家一类新药BT-1的Ⅱ期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


     

    我国千万老年痴呆患者缺乏有效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隐匿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的早期表现,就像小偷悄悄“偷”走人的记忆和思考的能力,直至慢慢变得不认识一起共同生活的亲人。到发病后期,病人逐渐丧失判断、定位、言语、吞咽、行走等基本生活能力,不再能独立自理生活,直至完全依赖他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截止2012年,全球已有超过3600万AD患者,到2050年AD患者人数将超过1亿3千万,中国已有超过1000万痴呆患者,AD给全球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根据WHO统计报告介绍,2015年全球以AD为主的痴呆消耗医疗等相关费用超过8000亿美元,占当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 “老年痴呆由于病程长、致残率高,不仅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其高额的医疗及护理费用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并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 危及我国健康体系安全的重大疾病,是老龄化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医师协会名誉会长、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指出。

        遗憾的是,如今仍然缺乏有效预防和阻止AD发生和疾病进展的药物治疗手段。唐希灿院士表示,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仅为对症处理、短时间减轻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等症状,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面对巨大的危机,加快防治AD 新药的研发成为中国、国际上一个急迫的重大课题。十几年来,尽管国际社会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依据国际流行的β-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tau蛋白假说等开展多途径的防治AD新药研发,均铩羽而归。

     

    国内首个AD一类新药有望“弯道超车”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联盟核心成员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博士生导师、上海日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馨生物)首席科学家钟春玖教授基于临床结合基础的长期研究,在国际上开创性地提出AD的 “膜衰老和能量代谢障碍假说”,指出AD是膜衰老诱发硫胺素代谢异常,进而导致脑能量(糖)代谢障碍和诱发多级联病理生理反应参与的复杂疾病,必须通过改善脑能量(糖)代谢并阻止诱发多级连病理生理反应才有可能预防和阻止AD的发生、发展。西方学术界的单一作用机制药物难以延缓或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基于上述学术假说,日馨生物在国际上首次开创通过调制脑葡萄糖代谢和阻止多级联病理生理反应防治AD新策略的第一个国家一类(化学类)新药BT-1,于2016年获国家新药临床批文,目前已完成I期临床安全性研究并即将开展全国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唐北沙教授领衔的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团队参加了该新药的基础研究和I期临床安全性研究,并将参与二期临床研究。

        湘雅医院认知功能障碍研究团队在唐北沙教授的带领下,汇聚了神经内科、老年病科、心理卫生中心、放射科等多学科人才,在痴呆与认知障碍研究领域组建了一支临床与基础融合的创新科研队伍。目前该团队建立了痴呆与认知障碍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规范化诊疗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痴呆患者心理测验和认知检测;应用分子影像评估痴呆患者脑功能及代谢情况;与国内兄弟医院合作,开展了多项痴呆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参与制定编写多项痴呆相关疾病中国指南及专家共识;开辟了阿尔茨海默病专科病房、门诊,组建了MDT(多学科联合诊疗)团队;走进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累计服务1万余人次。

        近5年来,本团队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系统建立了完善的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路易体痴呆的分子诊断平台和生物样本库;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中国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及临床特点;系统开展了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评估研究;提出痴呆相关疾病的遗传学背景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等众多原创性成果。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