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雅人,唱响健康科普歌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二届“湘雅杯”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半决赛举行
9月24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第二届“湘雅杯”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半决赛,来自政府、高校、媒体、文化等社会各界专家及医院教职员工、医学生和病友近500余人观摩比赛。经过党总支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52个团队共102名选手,以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形式,结合病友和公众最关切的话题,将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健康科普传播。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共16组选手成功晋级决赛。
新华社湖南分社社长邹云,湖南日报副总编辑赵成新,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办公室主任康重文,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宣传处处长唐玉萍,湖南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刘挺,中南大学校办主任付刚华,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刘建华,中南大学统战部部长龙大为,中南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罗永忠,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白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党委副书记薛志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党委副书记吴希林,湖南省博物馆原副馆长刘小豹,湖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湘酃,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李越胜等担任本次大赛评委。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肖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陈子华、副院长雷光华出席开幕式,党委副书记龚志成主持开幕式。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第二届“湘雅杯”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半决赛举行

大赛评委

肖平书记讲话

龚志成副书记主持开幕式

佘丽莎主任介绍大赛概况
传承湘雅传统,唱响健康科普歌
“百年湘雅,始终把健康科普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和优良传统来传承发扬。医院建院初期,老一辈湘雅人开展了印发预防白喉等疾病的传单、在庙宇庭院等做卫生示范等大量的健康科普工作。”肖平书记表示,作为“国家队”,湘雅医院必须担负起这份责任,既要借助创新理念、创新技术的东风,提升健康科普的覆盖面;又要正面发声、准确发声,占领互联网医学科普的主阵地;还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公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将健康知识送达人心,引导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健康观。
龚志成副书记表示,新时期的医生应该是“一岗双责”,一边做医疗业务,同时做健康教育,将正确的防病治病理念和健康教育防范传播给社会公众。湘雅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直管医院,始终践行“公立医院国家队”的责任使命,多措并举提高社会公众健康素养,积极探索具有湘雅特色的健康服务新模式。
党委宣传办主任佘丽莎介绍此次大赛的四大亮点。一是从报名人数到推送选题的数量,都超越往年。自今年7月份发出大赛通知以来,获得了全院上下的强烈响应,先后有200余名湘雅同仁报选题、查资料、传稿件,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二是志愿者倾情加盟。湖南卫视著名新闻主播魏哲浩等认同湘雅“公益立院”的宗旨,愿意作为志愿者,为坚持在民众中间普及医学健康的科普事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三是侧重科普能力的呈现与成长。把一个个大家关注却又感觉陌生的话题,通俗地讲出来,把专业知识说明白,举重若轻,从容不迫。四是用好新媒体,唱响科普歌。用正确权威的科学占据这个新媒体舞台,正确地引导公众,教育人们,提高大家的健康素养,如将对此次健康科普能力大赛决赛采取新媒体直播的方式。



选手精彩表现
亮点纷呈,讲述“有感情”的健康科普
半决赛分为3个分赛场同时进行,各组选手通过个人视频展示、自主命题讲解等激烈角逐,最终冯馨乐、王卉、彭攀,陈怡欣,黄东海、周晓熙、张方霞,肖笛,喻洁、喻启思、肖幻、王欣等,陈妍峥、李晓、赵芳芳,贺正希,黄琳媛、马雯,黄女桐,雷贤禹、石柳韵、刘革、柏海金,廖竹君、张晓莉、李舟、严梦君、刘静、熊倪平、塘淇,康亚男、刘畅,付陈超、刘思娣、张莹、汪要望、汤紫媛,彭晨,陈璐,伊成龙等16个团队成功晋级决赛。
赛场上,各路大咖小将创意激荡,形式风格花样叠出,有严肃高冷,不苟言笑的权威风范,有可爱卖萌的清新路线,各显神通,将专业的医学知识通过生动的语言进行健康科普传播。
崴脚、解酒、母乳喂养、痛风、无痛分娩……选手们既有选择大家熟悉的日常话题,结合自己的临床专业和热点社会话题,将看似简单常见的健康知识,结合公众容易忽视细节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也有选手将病友和公众带入手术室、放射科等他们平时难以接触的“神秘”科室,经过“情景再现”等展示,手术的过程、拍X片前应该做哪些准备都一目了然。
更值得一提的是,选手们将专业生硬的医学知识,带入感情讲述“有温度的”健康科普,让公众更为轻松地接受健康知识。选手们不仅结合ppt多媒体演示,图文、音频、视频多形式展现,还现场演示正确的洗手、急救手法和技巧;有从电视剧、诗歌等入手,便于公众接受,或是将健康知识提炼成顺口溜,便于公众记忆;更有将健康知识融入在情景剧,结合真实的诊疗故事中,以轻松幽默的形式潜移默化地传播出去。
曾担任首届“湘雅杯”健康科普讲解大赛评委的唐玉萍处长感慨地说:“百年湘雅,历史传承,今年的科普讲解比去年更人性,更温暖,更有感情。”
饱餐科普盛宴,用通俗语言传播专业医学知识
学到知识、深受启发、针对性强、很接地气,这是邹云社长对于本次大赛印象最深的几个关键词。他表示,湘雅医院作为一所著名医院,不仅仅救死扶伤,更通过健康科普教会公众如何预防得病。特别是选手们通过平实的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把很专业的知识很明白的告诉公众,这种方式方法对于我们科技新闻报道非常有启发,就是要把很专业的东西转换成读者能读懂的东西。
刘挺处长表示,医务人员用贴近生活、老百姓能接受的语言来讲解科普,使我们更加能接受,学会和懂得怎样防病,以及得病了怎样不害怕,及时找医院救治,这就是科普能力大赛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演示多了、幽默多了,相比于上届比赛,刘建华部长深有感触。“说跟演结合在一起,对于科普所要推广的知识,能够给人更加直观、更有冲击力的感受。不少选手也更加幽默,如在标题中加入了方言语言,更加亲切、吸引人。”
龙大为部长表示,科普大赛既让公众了解了科普知识,也让医务人员增强了宣传科普、救死扶伤的责任。希望科普大赛能成为湘雅社会服务、救死扶伤的品牌,希望湘雅的医务人员,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扬湘雅精神,传承湘雅的优良传统。
“将近2小时的比赛时间,我一点都不觉得疲惫,还想继续听下去,这就达到了科普的目的,想让人进一步探索下去。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中看出了湘雅的医务人员投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激情,这是真正地出于对病人和公众发自内心的关爱。”白寅副院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