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老年疾病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在永州市中心医院二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永州市、衡阳市等基层医院的检验专业人员等200余人参与了本次学术活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主任易斌教授带队,刘文恩教授、邹明祥教授、晏群教授在培训班上进行了授课。


据悉,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20年9月11日印发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2022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医院管理相结合的预防干预模式,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
本次适宜技术推广的项目是“Aβ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中的临床应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进行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脑卒中,是“人类第四大死亡杀手”。其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认知功能全面衰退,伴有精神异常和社交障碍,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β淀粉样蛋白分子量约4.3kDa,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分解而来,在细胞基质沉淀聚集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是阿尔茨海默症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研究表明Aβ在体内沉积速度很慢,需约19年达到致病量才出现AD临床症状。尿液中β淀粉样蛋白的检测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患早期诊断工具,对于45岁以上健康人群进行筛查可以作为AD早期预警的指标。
近年来,我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临床研究与技术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检验科刘文恩教授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善基于现有中国老年人群研究队列的血清样本库项目的研究,在老年性疾病检验技术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希望通过适宜技术推广,给基层医院带来新技术,促进基层医院共同发展,为促进全民健康做出贡献,为科技应对健康人群老龄化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