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科技部主办、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托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胃肠外科腹腔镜技术国际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的19个国家的40余位外科医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接受为期20天的全方位培训,以此切实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均衡发展和进步,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学术合作与文化交流,将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经验播撒在“一带一路”的各个角落。
湖南省卫健委副主任祝益民,中南大学副校长陈立章,湖南省卫健委国际合作处处长肖军叶,湖南省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四级调研员刘帅兰,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院长Karim A. Kabineh,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集团执行总裁Maunganidze等出席开幕式,学员线上参会。开幕式由湘雅医院副院长陈子华主持。

19国学员齐聚湘雅“国际班”,提升腹腔镜技术水平
腹腔镜技术是过去三十年国际外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之一,我国腹腔镜手术已成为世界临床医学发展的领头力量之一,但腹腔镜技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仍然很不均衡。
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集团执行总裁Maunganidze介绍,作为津巴布韦最大的公立医院,该院的腹腔镜手术仅占所有手术的3%-5%,非常期待中津两国医生能在胃肠外科腹腔镜领域有更多的合作。
“‘一带一路’国家胃肠外科腹腔镜技术国际培训班”为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计划”,旨在大力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胃肠道肿瘤规范化治疗水平,提高培训学员所在医院的学科建设、医学教育和医院管理能力,建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型教学医院的常年合作交流关系。
湘雅医院基本外科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适宜技术推广项目PI刘蔚东教授介绍,此次培训班的40余名学员来自阿尔及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兰、俄罗斯、刚果、圭亚那、加纳、津巴布韦、利比里亚、马拉维、孟加拉国、摩洛哥、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坦桑尼亚、突尼斯、也门等19个国家。培训班为期20天,内容包括胃肠外科腹腔镜和内镜技术、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治疗、医院管理与学科建设、医院感染控制等多个方面。
由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培训班以线上和线下、主会场和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设立主会场,20余位在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消化道肿瘤影像诊断和综合治疗领域的专家,将为国外学员讲授中国经验和国际前沿研究进展。同时,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对口合作的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湖南省卫健委援非定点医院津巴布韦帕瑞仁雅塔瓦医院设立分会场,由中国外科医师协助两国同行组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学习。
塞拉利昂中塞友好医院院长Karim A. Kabineh表示,湘雅医院是中塞友好医院的对口合作单位,派出了多批专家来塞援助,相信我们一定能够从本次培训班中得到重要收获。

推广优势技术,持续加强“一带一路”国家交流
雷光华院长表示,建院115年以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始终以“公”字当头,在医院院庆之际举办此次培训班,是湘雅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实际行动。我们将充分发挥国际基因优势,希望能将湘雅在腹腔镜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刘帅兰四级调研员介绍,湖南省紧密围绕国家科技援外整体部署,依托优势领域实施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数量居全国第二。她希望,来自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员在此次培训班学有所悟、学有所成,将来能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创新使者”。
陈立章副校长指出,湘雅医院承办此次培训班,彰显了中南大学致力于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医学技术、促进学术交流的愿望,也展现了大家共同为人类健康事业添砖加瓦的决心。
去年曾带队援非抗疫的祝益民副主任感慨,48年间,湖南省先后派出援塞医疗队22批次,派出援津医疗队18批次,为提高塞、津两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以本次培训班为平台和契机,希望能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术合作与技术交流,推动其医院诊疗技术和医院管理水平取得进步。

依托国际合作平台,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湘雅力量
该培训班由国家内镜微创技术装备与标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湘雅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作为科技部在医学内镜与腹腔镜技术创新、研发和培训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心在依托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国内规模较大的内镜培训中心,已为国内31个省市培训了腹腔镜和内镜领域骨干医师3000余名,培训了来自16个国家的50余名外科医师。依托该中心,本次培训班将搭建一个参培国家外科医师与中国外科医师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提升腹腔镜手术能力和医院管理能力。
据悉,湘雅医院基本外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联合申报的“‘一带一路’国家胃肠外科腹腔镜技术国际培训班”,于2020年成功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计划”,这是湘雅系统第一个获国家批准的国际临床新技术培训项目。湘雅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李学军教授介绍,该项目是“后疫情时代”湘雅医院创新国际交流模式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我国及我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共谋创新”作出了积极探索和示范;今后医院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维度,创新推动交往模式转变,同时充分发挥线上“云交流”的引领作用,结合线下交流,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湘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