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要闻 >> 正文
  • 胡硕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连续发表核素治疗新成果

    新闻作者:刘鹏 周明 发布时间:2025-02-10

    近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国家卫健委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老年皮肤免疫疾病研究所核心PI胡硕教授团队分别在《Advanced Science先进科学杂志(中科院1Top期刊,IF=14.3和《Biomaterials生物材料(中科院1Top期刊,IF=12.8)发表题为《Biomineralized Nanocomposite-Integrated Microneedle Patch for Combined Brachytherapy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Melanoma Recurrence and Infectious Wound Healing(生物矿化纳米复合材料集成微针贴片联合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光热疗法用于术后黑色素瘤复发及感染性伤口愈合研究)和《A 177Lu-nucleotide Coordination Polymer-incorporated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Chondroprotective Capabilities for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具有抗炎和软骨保护功能的177Lu-核苷酸配位聚合物温敏凝胶用于骨关节炎治疗)的原创性研究。国家卫健委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刘鹏副研究员和核医学科(PET中心)郝璐博士为前一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胡硕教授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蔡伟波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刘鹏副研究员和核医学科(PET中心)副主任技师周明为后一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胡硕教授和湘雅药学院周文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两篇论文的第一单位和一通讯单位。

    《Biomineralized Nanocomposite-Integrated Microneedle Patch for Combined Brachytherapy and Photothermal 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Melanoma Recurrence and Infectious Wound Healing》研究中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微针贴片,通过近距离放疗和光热治疗协同抑制黑色素瘤术后复发和感染,并通过促进肉芽组织新生、胶原蛋白沉积和血管生成来促进无瘢痕的伤口愈合。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起源于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目前,早期黑色素瘤以手术干预为主,然而,受发病部位、不完全手术切除等的限制,剩余无症状但已出现浸润的肿瘤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引发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此外,由于肿瘤病人恶病质导致的免疫力低下,加之全层皮肤缺损和手术后较大开放性损伤,伤口感染或慢性炎性伤口形成的风险显著增加。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去除残留浸润性肿瘤细胞、抑制感染和加速伤口修复的治疗方法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多功能纳米复合微针贴片,使用微针平台将近距离放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从而为术后黑色素瘤复发和感染伤口愈合提供辅助治疗。这种微针贴片可穿透皮下组织,向浸润的肿瘤细胞和感染部位的细菌递送治疗药物,进而实现肿瘤细胞和细菌的清除。此外,该纳米复合微针贴片还可通过减少炎症和促进肉芽组织形成、胶原沉积和血管生成来促进无疤痕伤口愈合。本研究构建的微针递送系统为黑色素瘤术后复发和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显示出在临床术后应用中的巨大前景。

    GM-Ag2S/Ca32P微针在治疗术后黑色素瘤复发和促进感染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示意图

    《A 177Lu-nucleotide Coordination Polymer-incorporated Thermosensitive Hydrogel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Chondroprotective Capabilities for Osteoarthritis Treatment》研究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与单磷酸腺苷形成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并将其嵌入由壳聚糖/β-甘油磷酸盐组成的温敏水凝胶中,构建177Lu/AMP@CG复合凝胶。该复合凝胶展现了优异的抗炎、软骨修复及保护性能,为骨关节炎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骨关节炎(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伤和滑膜炎症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放射性滑膜切除术(RSO)通过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可抑制滑膜炎症并减少软骨破坏,在OA等关节炎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疗效,但受限于放射性同位素的毒性和清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关节腔注射温敏凝胶策略,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77Lu与单磷酸腺苷(AMP)构建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CPs),并将MCPs嵌入壳聚糖/β-甘油磷酸盐(CG)温敏水凝胶中构建177Lu/AMP@CG复合凝胶。177Lu/AMP@CG利用纳米框架和温敏凝胶的“双重屏障”作用实现核素的关节腔有效滞留,并通过低剂量核素长时内照射抑制滑膜炎症,壳聚糖温敏凝胶可发挥缓冲和修复软骨的作用,双管齐下实现高效安全的OA治疗。本研究为关节腔注射放射性核素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为 OA 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77Lu/AMP@CG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示意图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14468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5.123098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