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要闻 >> 正文
  • 唐举玉教授团队成功开展首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27

    近日,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核心PI、骨科主任唐举玉教授团队联合谢庆平教授团队共同为一位86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展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术后有效缓解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在此次治疗过程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显微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核医学、麻醉科等多个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提供科学、规范、合理的诊疗方案,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86岁的金嗲嗲6年多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伴有思维力、理解力、定向力、计算力减退,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到医院就诊后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之后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伴有间断走失。目前患者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明显,偶有言语错乱,四肢乏力,双手不自主抖动,饮水呛咳,为改善患者认知、吞咽及四肢运动功能收入院治疗。



    undefined

    (术前,唐举玉教授团队与谢庆平教授团队查看患者情况)


    “老爷子患病后曾多次走失,生活不能自理,不仅他本人毫无生活质量可言,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家庭的有序生活。”金嗲嗲的家人表示,除药物治疗外,家人也尝试过多种辅助措施,仍然阻止不了病情的日益加剧,经过多方打听和了解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后,希望通过此次手术治疗能够让患者病情获得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老年痴呆症,被喻为“记忆的橡皮擦”。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类脑功能退行性疾病,它是一个连续的神经认知损伤的过程,患病后老年人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思考及行动能力渐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 2023 年数据,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为 2.8亿,约占总人口的 19.84%,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为 2.1 亿,约占总人口的 14.86%,我国已快速进入了深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老龄相关失能和疾病的快速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是脑功能退变失能最常见的类型,我国目前有此类患者约 983 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照料和经济负担。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第五大原因,已成为当前医疗花费最昂贵、最致命和照护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我国公众健康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由于尚无特效药物能够根治阿尔茨海默病,因而采取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等医学手段积极预防、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此外,相比庞大的患病人群,公众认知程度低、患者就诊率低、缺少创新且有效根治手段等,是我国阿尔茨海默病诊疗过程中的基本现状。因此,亟需一种快速有效、花费相对较少的治疗方法来解决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世界难题。


    为了攻克阿尔茨海默病这一临床难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核心PI唐举玉教授于2023年牵头成立了湘雅医院阿尔茨海默病联合攻关MDT团队,结合团队的前期科研基础及临床储备,提出深入探讨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和探索其适应症和相关机制,并与神经内科沈璐教授团队、放射科廖伟华教授团队、核医学科胡硕教授团队、麻醉科唐朝辉教授团队共同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具体实施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具备开展此技术的独特优势,目前各方面条件已成熟,有望早日大规模开展和推广此技术,造福更多的患者。


    面对金嗲嗲的复杂病情,唐举玉教授带领MDT团队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和紧密的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服务。金嗲嗲入院后,神经内科沈璐教授团队及放射科廖伟华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了详细临床评估及影像学检查。2024年3月9日上午8点30分,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术前MDT讨论会举行,谢庆平教授团队、沈璐教授团队、唐朝辉教授团队受邀出席,与唐举玉教授团队就“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治疗指南、专家共识、最新理念以及外科治疗方案,如何针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做到内、外、康紧密融合,多元化、全方位治疗,术前准备、麻醉风险评估及康复评定,术后注意事项,专科用药调整、护理、康复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并在此次会上为金嗲嗲确定了规范、严谨的诊疗方案。

    undefined



    (MDT专家团队进行讨论交流)


    2024年3月9日上午10时,由谢庆平教授手术团队及唐举玉教授手术团队共同为患者进行了双侧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由唐朝辉教授麻醉团队为手术进行无管化麻醉,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康复。因手术部位解剖结构复杂且淋巴管直径仅有0.2毫米左右,因此手术全程在最大放大倍数为10-20倍的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术中将颈深淋巴管、颈深淋巴结与静脉进行显微吻合,并松解患者的迷走、舌咽、副神经。历时4.5小时,手术顺利完成。目前,金嗲嗲术后恢复良好,于术后第7天出院。


    undefined

    (术后第三天,唐举玉教授团队查看患者恢复情况)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
    ,赞10


    “老爷子生病难受,我们看着也难受,这次手术是抱着期待来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现在是手术做完的第三天,他能知道家在哪里,也想着好了能早点出院回家,看到熟悉的人来看他也能好好聊天说话。”此次住院一直照顾金嗲嗲的家人说道,“这次手术前后变化还是挺明显,刚入院时,不能走路,没力气,话说不清楚,吃饭不能自理,并且吞咽较慢,现在手抖明显好了很多,走路走得挺好的,自己吃饭且吃饭速度正常,上厕所自己走着去、自己脱穿裤子,说话说得很清楚,也会找话题和你聊天。”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在颅内淋巴出颅汇入颈深部淋巴管、淋巴结的部位,使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淋巴系统进行分流手术,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蛋白转运出颅,减轻局部组织纤维化及颈部神经压迫情况,从而可能逆转大脑的退行性改变,减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undefined

    (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原理图)


    此次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成功开展,不仅展示了超级显微外科技术的拓展应用,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多学科协作的又一丰硕成果。以患者为中心,适应现代医疗模式发展趋势,唐举玉教授带领阿尔茨海默病MDT团队,向患者提供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联合诊疗服务,为广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  专家简介 //

    undefined

    唐举玉,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后导师,中南大学“湘雅名医”。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主任兼外科教研室副主任、中南大学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显微重建临床研究中心主任。

    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九、十届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常委兼再植再造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兼骨修复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创伤与矫形学会(SICOT)委员兼中国部骨显微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学会皮瓣外科学组组长等学术职务。

    深耕显微外科30年,在四肢显微重建领域实现了系列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首创穿支“逆行四面解剖切取法”并在临床推广应用,成功研发系列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术式(2022年《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将唐举玉教授创新的23种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术式冠以唐氏命名以肯定其在穿支皮瓣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大大提升了各种复杂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了穿支皮瓣“微创”与“美学”新理念、“一级源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皮瓣命名法和“特殊形式穿支皮瓣”新概念,并创建了特殊形式穿支皮瓣理论体系。

    擅长难治性创面修复,骨缺损/骨坏死/骨不连/骨髓炎显微外科治疗,拇手指再造,臂丛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重建,淋巴水肿治疗及四肢先天性畸形矫治。


    门诊时间:每周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专家所在科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手显微外科(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咨询:程医生18390945495)



     编辑&排版  丨于花

     作        者  丨程舸畅 于花

     影像&拍摄  丨湘雅骨科

     审        核  丨唐举玉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