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探索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新理论和新技术,创新开发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临床诊疗技术,严格规范临床诊疗流程,推广培训临床诊疗技术与知识,共享临床大数据与生物样本库,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湖南省神经科学学会、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神经退行性疾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办的“潇湘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高峰论坛(2022)暨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多中心数据库及协作网(PD-MDCNC)协同创新研讨会”于2022年7月22-2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成功召开,会议采用了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各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专题报告,3000余人通过线上网络直播平台参加会议。

7月22日下午,“PD-MDCNC协同创新研讨会”专题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唐北沙教授介绍了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多中心数据库及协作网(PD-MDCNC)及帕金森病基因组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Gene4PD,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纪锋教授对中国帕金森病注册登记研究(CPDR)进行了讲解,南京脑科医院刘卫国教授分享了南京早期帕金森病队列的建立及相关研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雪晶教授讲解了其团队开展的味觉障碍与帕金森病的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徐倩教授讲解了GBA和溶酶体相关基因与帕金森病,暨南大学杨伟莉教授为大家讲解利用非人灵长类猴模型进行的帕金森病研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勇教授讲授小胶质细胞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振华博士介绍了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帕金森病。
7月23日上午,“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进展与指南”专场,北京医院陈海波教授解读了PD早期治疗循证指南,广东省人民医院王丽娟教授对帕金森病诊治全程管理进行讲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春风教授介绍帕金森病消化道症状管理,四川省人民医院乐卫东教授介绍帕金森病的生物节律紊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冯涛教授讲授基于7T核磁的PD黑质小体结构影像学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慧芳教授带来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研究进展,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坚教授带来“帕金森相关疾病分子影像华山系列研究—从传承到创新”主题讲解。
7月23日下午,“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疾病临床与基础”专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宝荣教授讲解帕金森病的临床及分子分型研究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军教授对RBD与帕金森病进行讲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王涛讲授讲解昼夜节律与神经变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评议讲授介绍颅外组织自繁殖蛋白检测技术在中枢神经变性病中的探索性研究,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谢安木介绍讲解震颤的诊断治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刘艺鸣讲授介绍帕金森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薛峥教授对帕金森病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讲授。
7月24日上午,“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慢病管理与队列建设”专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生弟教授教授太极治疗帕金森病前瞻性队列及其相关机制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介绍了数字医疗在帕金森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及趋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叶钦勇教授讲授帕金森病可穿戴设备研究进展,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玲教授对帕金森病DBS手术患者的管理进行讲授。
7月24日下午,“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规范化诊疗”专场,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如旭教授讲授郎飞结/结旁疾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郭纪锋教授、湘雅二医院王春喻教授、湘雅三医院雷立芳教授、南京脑科医院刘卫国教授分别对帕金森病的相关治疗及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王俊岭教授介绍ALS叠加综合征,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衡教授讲解自身免疫相关性锥体外系疾病。
会议从帕金森病及相关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队列建设、临床早期诊断、早期预警、遗传学研究、影像学研究、药物治疗及慢病管理等多维度、多层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此外,参会的各位专家和同道就“中国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多中心数据库及协作网共享平台(PD-MDCNC)”的建设、临床队列研究及随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对PD-MDCNC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及推广应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有效促进了临床神经病学领域的同行们对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的认识与了解,为推动促进神经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广大同道们提供了高水平及丰盛的学术盛宴。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推进了PD-MDCNC平台的建设,推动了PD-MDCNC的功能优化与提升,希望全国各个临床单位积极借助该平台,加强临床交流合作,共同开展高水平临床研究,提高患者慢病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