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
National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Geriatric Disorders (XiangYa Hospital)
下载专区
  •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心要闻 >> 正文
  • 援沪48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疗队凯旋返湘

    新闻作者:王洁 发布时间:2022-06-05

        6月5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疗队随湖南省第三批援沪医疗队凯旋。在坚守的48天里,医疗队与驻地医院创新建立“重症关口前移-同质化重症救治-高级监护病房”的阶梯式重症延伸工作模式,共收治高龄重症患者44例,以“零感染、全治愈”的成绩顺利凯旋。

      4月18日,湘雅医院援沪医疗队36名队员启程。队员们来自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控制中心、护理部、神内ICU、神经外科(ICU)、儿科(ICU)、心内科CCU、心脏大血管ICU、手术室、感染病科等科室,其中党员20名,7名队员有国内外抗疫驰援经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专家、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担任湖南省援沪医疗队救治组组长,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院感专家、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春辉担任湖南省援沪医疗队感控组组长,护理部副主任周阳担任一分队护理组组长。

      湘雅医院与湘雅三医院医疗队组成的第一分队,共同接管了上海瑞金医院卢湾分院ICU,并负责全院患者的预警筛查巡诊与24小时重症会诊,协助建立与管理高级监护病房(亚ICU病房)。

      医疗队共收治患者44例,全部为危重型与重型患者且合并一种以上基础疾病,平均年龄85.25岁,最高年龄101岁,80岁以上患者占比79.5%,平均住ICU时间6.40天,阳性患者治愈率100%。

      “重症关口前移-同质化重症救治-高级监护病房”的阶梯式重症延伸工作模式,是“全治愈”的重要保障。该模式形成了重症患者早期预警筛查、重症救治同质化精准施治、重症康复早期介入的全链条管理。医疗队将重症救治阵地提早到ICU之外,共筛查900余例患者,通过早干预、早治疗,有效降低了重症率;严格落实医疗联合早交班、查房与交接班制度,召开定点医院每日医疗例会,最大程度保障医疗救治效果;改造一间25张床的“亚ICU病房”,收治预警筛查需重点关注的患者,以及可从ICU转出但仍需重点观察的患者,提高了ICU周转率。

      医疗队与其他援沪兄弟医院共同成立的联合义务工作组,设立了新冠肺炎标准化治疗组、中医药治疗组、VTE防治组、血透组、气管插管组、胃肠镜组、急腹症组、胸痛中心组及卒中中心组等九个工作专班。通过督查落实和建立24小时应急专班启动机制,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愈率。

      医疗队创新精细化护理管理,实现医护一体化管理,确保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标准化、同一化管理。成立了呼吸治疗小组、体位管理小组、营养管理小组、CRRT小组、ECMO小组、睡眠管理小组,为患者提供六位一体专业、人文照护模式。实施俯卧位通气2572小时、血液净化治疗289小时、肠内营养泵入255床日等,并开展了28次培训。此外,医疗队通过“医院-社区”联动的延续护理,让更多老年患者获得更高质量、更专业的照护。

      医院感染控制为医疗队筑牢“安全墙”,实现了队员“零感染”、患者院感“零暴发”。构建了“医疗队-医院-部门感控小组”三级院感防控体系,第一时间制定了驻地感控管理规定、定点医院隔离病房院感防控制度集等。改造ICU通道并创新设计“巢式”穿脱间,与贵州医疗队共享确保两支队伍262名队员安全;聚焦感染风险节点创新举措,并在5省队员及46家定点医院推广。共开展20场3720人次培训,全面提高全体队员感染防控意识和防控技能。

      医疗队第一时间成立了湘雅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召开了6次党员大会和支委会,举办了重温入党誓词等3次党员活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备案号:湘ICP备05006292号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