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之际,为响应时代和世界的呼唤,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于9月21日成功举办了2018世界阿尔茨海默病纪念日之“记忆3秒钟”大型宣教义诊活动。活动为来自全国各地100余名老年朋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照料者提供了健康指导,加强了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知晓和认识,旨在改变陈旧的疾病观念,改变对患病老人的认知。

据悉,阿尔茨海默病(AD),也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包括认知障碍(记忆障碍多为首发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精神行为异常等。它是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四大病因。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平均每3秒新增1例痴呆患者,2018年全球约有5千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患病人数将增至1.52亿。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该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变性病与遗传病亚专科主任沈璐教授主持,由湘雅医院老年神经内科周琳副教授、周亚芳主治医师、健康体检中心张学伟主治医师及湘雅医院神经内科焦彬医师共同参与。
此次活动中,沈璐教授、周琳副教授和焦彬医师分别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现状、预防和照料者管理开展了相关讲座。沈璐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认知障碍疾病的规范化诊治流程及相关临床研究,其中与阿尔茨海默症生物标志物检测相关的淀粉样蛋白PET-CT检测和认知障碍致病基因筛查检测等全国仅有限的几家医院能全部开展,大大提高了中南地区及周边省份临床医师对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老年痴呆患者至关重要。建议老年人每年应做一次记忆力筛查,怀疑自己或家人认知功能下降时,应尽早至正规医院记忆障碍门诊就诊,积极治疗,延缓疾病进展。”沈璐教授表示,在我们向公众普及老年痴呆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呼吁大家一起拒绝对患有老年痴呆老人污名化、贴标签、忽视等不良社会心理的行动,为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生活环境,提高老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随后,沈璐教授、周琳副教授、周亚芳主治医师、张学伟主治医师及焦彬医师开展了义诊活动,为老年痴呆症患者及家属进行了个体化指导。
据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认知障碍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唐北沙教授、沈璐教授牵头。目前该团队建立了痴呆与认知障碍疾病的分子诊断和规范化诊疗平台,系统建立了完善的中国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分子诊断平台和生物样本库;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中国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基因频率分布特点及临床特点;系统开展了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评估研究;提出痴呆相关疾病的遗传学背景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等众多原创性成果。本团队汇聚了神经内科、老年科、心理科、放射科等多学科人才,在痴呆与认知障碍研究领域组建了一支优秀的临床和基础融合的创新科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