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专程来到中南大学参观访问,并举行了一场以“诺奖成果--微囊泡技术学术交流”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吸引了200余名科研工作者与临床医务人员参与。
中南大学副校长、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老年皮肤与衰老临床医学研究室陈翔教授,中南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主任孙仑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李学军教授、科研部主任郭华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讲座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刘昭前教授主持。



陈翔副校长简要介绍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发展历程,他希望通过湘雅医院与兰迪·谢克曼教授的合作,探索与更多世界级学术大师建立长期合作的共赢模式,一方面为医院打造国际一流的临床医师和师资队伍、建立国际一流的医学生和住院医师培养体系、创新国际一流的合作平台奠定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促进中南大学对创新驱动计划和科技成果支持力度,鼓励新方向的建立和发展,为把中南大学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讲座中,兰迪·谢克曼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点滴故事,以及如何应对科研工作中遇到坎坷和获得诺贝尔奖的历程。随后,他深入浅入地向大家揭示了人类细胞最重要的运输系统之一“囊泡传输系统”的奥秘。他详细地阐述到囊泡运输参与细胞多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神经递质的释放及信息传递、激素分泌、天然免疫等,其运输障碍会导致多种细胞器发生缺陷和细胞功能紊乱,并与许多重大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分裂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感染与免疫缺陷、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细胞的囊泡运输,不仅会对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也将揭示一些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机理,为其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或靶点,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和积极的影响。
兰迪·谢克曼教授教授热情地回答了诸多与会者的提问,并与他们进行了充分的现场互动与交流,还特别勉励在场科研工作者,应当相信自己的能力,因热爱而科研,因兴趣而前行,希望大家能立足基础科研取得突破性成果造福社会,服务人类。
讲座结束后,兰迪·谢克曼教授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听取了中心主任唐北沙教授等人的专题介绍。他认为,该中心的研究成果对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随后,他在陈翔副校长的陪同下参观了皮肤肿瘤及银屑病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并详细了解了该实验室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科建设情况。
通过参观医院,兰迪·谢克曼教授对湘雅悠久的历史、优质的医疗服务、高端的医疗技术、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表示印象深刻,并希望未来双方在多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共同发展。
专家简介:
兰迪·谢克曼教授于1948年出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74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是著名的阿瑟·科恩伯格教授(1959年获得诺贝尔奖)。于1976年起任职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目前为该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并兼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学人工智能、新抗肿瘤药物研究、肿瘤分子生物学进展与转移机制、肿瘤免疫等,并因发现“真核细胞囊泡运输机制”而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摄影:谭恋恋